AI
文章来源:弈客围棋
PGETC(Pandanet Go European Team Championship)是在IGS Pandanet线上进行的一个欧洲围棋团体赛,这个比赛今年共有37个国家参加,很有影响力。比赛采用的是分为四个级别、带有升降级的联赛制度。
今天,在该比赛的官网上(http://pandanet-igs.com/communities/euroteamchamps/403),公布了一起利用人工智能作弊的事件,这可能是近来高水平AI普及之后首次在正式比赛中出现该情况并引起广泛争议。
事件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去年11月间,意大利队和以色列队比赛期间,一位旁观者用Leela软件分析局面时,惊讶地发现意方棋手Carlo Metta(业余4段)的落子几乎总是跟Leela推荐的走法一致,以色列队因此而投诉。联赛的组织者通过技术分析,认定Carlo使用Leela软件辅助了他的对局,因此违反了有关公平竞争的条款,该棋手被处以取消本届成绩和下届禁赛的处罚。
这个事件引爆了Faceboook的围棋群,以及欧美其它几处重要的围棋讨论区,支持和反对的双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西方的文化中,“疑罪从无”的原则深入人心,比赛的组织者敢于公布这起涉及到棋手名誉的“作弊”事件,推断起来应该是有相当可靠的证据。从裁判方面在网上提供的非正式信息看,当事棋手在中盘阶段(第50至150手之间)98%的落子都在Leela建议的胜率最高的三个选点之中。当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分析该棋手的一些线下比赛的棋谱时,发现相似率仅有70-80%。
这样的证据是否足够充分呢?一些有数学背景的棋友给出了如下的估算:如果每步棋跟Leela选择一致的概率为80%,那么当事棋手有五千六百分之一的可能是无辜的;如果概率为70%,这个可能性则是两百五十万分之一。当然,这样的模型本身是不严谨的,例如它没有考虑到围棋中很多局面下有必然的下法。而且当一些棋友用Leela分析其它的棋局时发现,部分对局的相似率可能高达90%,所以仅从概率上考虑无法完全排除当事棋手碰巧弈出一盘名局的可能性。
另外一位熟悉当事人的棋友称:他最近两年放弃了在线对弈等传统学习方法,完全专注于用Leela辅助学习,因此棋艺突飞猛进,所以他的风格与Leela接近是顺理成章的。但对此持反对意见的棋友则指出:人工智能程序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风格,最佳的下法也是因对手而异的,所以很难模仿。
据称当事人已经决定对此裁决上诉,上诉的过程会很漫长,至少数月之后才能有最终的结论。无论这起事件最终如何落下帷幕,对于线上比赛的组织者来说高级人工智能的出现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相信不久的将来,能运行在手机端的超强围棋AI就会出现,操作AI代替人类对弈的技术门槛也会进一步降低,大家作好迎接网络对弈新时代的准备了吗?